> 城市 > 文化 > 中国的传统民俗和寓意,传统习俗介绍

中国的传统民俗和寓意,传统习俗介绍

来源:湘潭网 时间:2022-08-20 13:47:14 编辑:君子莲 手机版
本内容由湘潭网小编为大家分析解读:中国的传统民俗和寓意,传统习俗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带大家了解一下!

1、贴门神贴春联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吃饺子看春节联欢晚会吃年夜饭吃年夜饭,看春晚,放炮,吃饺子,贴对联真快,又到了过年时节。

2、“一不留神”我竟由黑发少年变成白头老翁,连走路都有些蹒跚,一登高望远就呼哧带喘,仿佛是个气筒子,谁知道是怎么搞的。

3、小时候盼过年,新衣新鞋、肉和馒头,好像都在时间的闸门后头挤着,单等“年”节一到,便呼隆一下子奔到你眼前来。

4、其实,所谓“新”,不过是拆旧改新的。

5、那时候,日子不好过,难为母亲想尽一切办法,要在过年这一天让全家吃上、穿上。

6、过年,是母亲最受累的日子。

7、一天天长大,过年的兴趣也一天天淡漠。

8、有时甚至想:谁发明的过年啊,让人这么累,这么穷于应付,这么的无奈却又假作天真。

9、于是年年过年时节,我家冷冷清清与往日毫无二致,这又招惹得孩子们一致的抗议。

10、及至年纪到了这份儿上,奔“古稀”了,才明白,过年是为了一个“和”字儿。

11、 我们的先贤最重视“和”与“序”,想尽一切办法达到有序的和。

12、过年过节,便是办法之一。

13、我们几千年来,以农立国。

14、春秋代序,耕耘收获,天道与农事的和谐成就家庭、社会、国家的和谐。

15、不要“过河拆桥”似地诅咒曾经有过的“以农立国”,以为那是落后的秩序。

16、倘没有“以农立国”,全世界至今大约也没有合适的历法。

17、不管是太阳历还是太阴历,日月与农事的关系始终是历法之本。

18、有了历法才会有“年”可过。

19、总结以往,有待来年,于是,“年”便装满了经验、教训,装满了渴望与幻想,成了一岁之中最有滋有味儿的日子。

20、亲情、友情、爱情,浓缩在一个日夜,让你怎么也过不够。

21、为了让这一天过得丰富多彩,先贤们想了很多办法,譬如吧,什么叫“年”,为什么过年有那么多讲究?这就是一段勾人魂魄的故事。

22、说是有个怪物叫“年”,总在那一天出来祸害人。

23、砸东西、毁农具,偷粮食、吃牲口,人们害怕,就躲起来。

24、你越躲,它越凶。

25、每回,“年”都把村子折腾个底儿朝天,然后甩哒甩哒地走了。

26、有一回,“年”又照例来折腾。

27、黎明时分,它累了,躲在一家的柴棚里睡觉。

28、细心的人们发现村子里家家受害,唯独一家安然无恙。

29、这家只有一位老奶奶一个小孙女,她们穿着红衣红裤,守着红红的灶火,灶火里木柴噼噼啪啪地响着,安静地过了一夜。

30、人们恍然大悟,“年”这个东西怕红、怕火、怕响声。

31、于是人们一哄而起,穿起红衣红裤,敲打着各种响器,举着灯笼火把,喊着、叫着,在村子里奔走。

32、“年”吓坏了,不知躲到哪里才合适,便一溜烟跑了。

33、于是,人们年年除夕“守岁”,围炉等待“年”的到来。

34、第二天又彼此问讯、祝好,这就是“拜年”。

35、 这个传说充分表达了驱邪、祈福、迎祥的愿望,应当是在有历法之前的事,大约在距今7000到6000年前。

36、我们出土的文化遗存中,有一处距今6000年的姜寨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一个以老母亲为中心的家族和合而居,火炉是有的,噼啪作响的木柴也是有的,而他们最爱好的颜色就是红色,并且,他们已经会织麻纺葛了。

37、这一切似乎都合于那传说中的客观条件。

38、传说黄帝创干支、作历法,夏代的历法已经相当完备。

39、据说,今天的农历便是夏历的延续,所以,它也称夏历。

40、有历法也就有了年、岁的概念,不必有这传说作开路的理论先锋了。

41、有的地方将这传说中的“敲起响器”改为“燃放爆竹”则几近荒谬。

42、爆竹应当是宋代以后的产物。

43、大唐时节,杜甫由陕甘奔赴四川,除夕夜到达成都。

44、次日黎明,杜甫看到一个兴盛的大都会,过年时候,也无非“吹箫间笙簧”,没有更嘹亮的响声,盖因那时还没有火药的发明。

45、一直到王安石活跃的时代才“爆竹声中一岁除”。

46、把这个传说拉后三四千年只能证明我们后人比前人糊涂得多。

47、过年的许多习俗,如挂桃符、贴门神、扫房子、祭灶等等,都是历年积攒发展的产物,不是一下子就完备了的。

48、其中还有许多是融会了佛、道的礼仪和节庆,渐渐地中国化了,成为地道的中国节庆礼仪。

49、近来则融入一些西方的节目,或者说是美国的节目,使春节中西混合,很像今日的世风:浮丽而虚夸。

50、近来“圣诞节”大有超越春节的劲头。

51、好像过圣诞节就是与世界接轨,就是全球化。

52、其实,圣诞节并不是所有欧美国家共同的节日。

53、欧洲的许多国家没有这个节日,这是美国的主要节日。

54、那年我去台湾,正赶上圣诞节。

55、报纸上称呼它为“耶诞节”,即耶稣的生辰。

56、“圣诞节”的名词是有的,那是专为中国的圣人留下的。

57、那圣人是孔子。

58、我至今拥护这个做法。

59、要过圣诞节就过纪念中国圣人生辰的“圣诞节”,原因很简单:我们不是基督教国家,我们尊重耶稣,也尊重自己的圣人。

60、他对中国人的影响远超于耶稣,我们为什么不纪念他呢?! 由此,我想到去年在央视参加关于怎样过春节的对话节目。

61、有人提出,春节的习俗应当与时俱进不必拘泥于中国化。

62、我和陈逸飞先生则认为春节必须中国化。

63、陈先生说他在海外多年,知道春节对于海外侨胞意味着什么。

64、春节浓浓的中国味儿,让每个华人记住自己的根,自己的文化,这是维系华人精神命脉的红线。

65、我以为,习俗的力量是难以撼动的,一时的时髦,终究敌不过悠久的传承,何况这传承是民族文化集中的体现,社会越是兴盛,人们就越会表现自我,这是民族自豪感的张扬。

66、因此,维护和巩固春节的习俗是十分必要的。

67、如今陈逸飞先生已去往天国,但斯人斯言依然鲜活。

68、他是懂得中国文化的分量的,我们应当记住他的话。

69、 又是春节,应当说些吉利话。

70、不是应酬,不是虚伪,春节本来就是总结过往,祈福来年的。

71、去年我们又进步了,不是吗?来年会更好,一定的。

72、我赤诚地祈祷:愿所有的家庭幸福守岁  接财神   贴对联    拜年  放爆竹  压岁钱   贴福字  吃饺子  吃年糕。

君子莲(www.junzilian.com)湘潭网,关注长株潭地区房产、人才招聘、教育、创业、旅游、美食、天气、特产、生活周边信息,欢迎投稿给我们!

最近更新

  • 2021全国彩礼排行榜 江西仅排名第五,前两名彩礼需要百万

      众所周知结婚都需要彩礼。而且结婚的彩礼钱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习俗,随着经济水平的上升,很多地区的彩礼也是蹭蹭上升,让人压力巨大,结婚真是不容易啊,但是全国各地每个地方的彩礼都不一样,都说江西的彩礼贵,那么今天我们

    文化 日期:2021-05-28

  • 十大名核桃 盘山公子帽上榜,第六玉化后颜值绝了

      很多文玩爱好者大部分都会喜欢核桃,它们独特的形态与纹路非常的吸引眼球,把玩核桃的手疗效果极佳,而且都是越盘越好看的,不过很多朋友也不了解,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十大名核桃都有哪些吧。十大名核桃  1. 白狮子  2.

    文化 日期:2021-05-28

  • 十大木质手串排行榜 金刚菩提上榜,它价格比较亲民

      手串不仅仅是一种装饰品,更是一种内心的崇尚,戴木质手串的人给人感觉有内涵又有素养,特别是现在的上班族就挺喜欢佩戴的,还有不少人士对这方面极其感兴趣,那你知道有哪些适合男士佩戴的木质手串呢?一起来看看十大木质

    文化 日期:2021-05-28

  • 最适合男士戴的8种手串 椰壳手串上榜,第四被称为“男人之石”

      手串不仅仅是一种装饰品,更是一种内心的崇尚,戴手串的人给人感觉有内涵又有素养,像比较适合男士佩戴的小叶紫檀、蜜蜡手串等等,在很多方面都是很讲究的,那你知道有哪些适合男士佩戴的手串呢?一起来看看最适合男士戴的8

    文化 日期:2021-05-28

  • 最养人的10种文玩 小叶紫檀上榜,它对女性朋友很友好

      很多玩家喜欢文玩,比如核桃什么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文玩可以修身养性,也是很养人的,但是并不是表示能治病,文玩只是在手中玩的时候,可以刺激手部的穴位,起到养人健体的作用,那么一起来看看最养人的10种文玩有什么吧。最养

    文化 日期:2021-05-28

  • 皇家十把玩 烟斗紫砂壶上榜,第五对人体有益

      从古至今很多玩家喜欢文玩,特别是在帝王将相、达官显贵、文人墨客之间,像明清时期玩核桃的就比较多,南北朝时期玩折扇、蛐蛐比较盛行,到现在玩的人也是很多的,这些文化一直盛行至今,你知道皇家十把玩指的是什么嘛?一起

    文化 日期:2021-05-28

  • 盘点10个印度人的禁忌 第一禁止食用牛肉,第五一定要注意

      印度是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国度,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前往。我们都知道入乡随俗,那么去印度旅游需要注意哪些习惯和禁忌呢?下面我们就来盘点10个印度人的禁忌,一起了解一下吧!盘点10个印度人的禁忌  1、禁止食用牛

    文化 日期:2021-04-20

  • 中国永不衰落十大古都排名 西安第一,洛阳、开封上榜

      古都是古代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我国有着很多很有名气的古都,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中国永不衰落十大古都排名吧!中国永不衰落十大古都排名  1、西安  2、洛阳  3、北京  

    文化 日期:2021-04-19

文化排行榜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