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宝马1系怎么样?宝马1系最新报价(宝马1系什么价位)
最近有很多网友关注到了关于宝马1系最新报价的问题。大部分网友都想知道宝马1系最新报价的具体情况。然后,网上也进行了一系列关于宝马1系最新报价的信息。然后,我们把收集到的关于宝马1系最新报价的信息分享给大家(以下内容不是网上写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曾几何时,纵置后驱的宝马1系一直是一些后驱车迷的理想大玩具,“后驱钢炮”一直是宝马1系(进口)的标签。虽然市面上新北圈不缺1系速比更快的前轮驱动或四轮驱动小钢炮,但后轮驱动1系依然是这个市场上最政治正确的“独一”。2017年,华晨宝马率先将1系从后驱改为前驱。很多人抱怨它失去了宝马1系作为“专车”的灵魂。2019年,宝马直接“正式宣布”第三代1系(F40)正式进入前驱时代。
我大概能想象到有多少粉丝会盯着前身1系列(F40)的诞生,我也能猜到,不管前身1系列的底盘训练得多好,总有人会说他没有灵魂。的确,为了安抚粉丝受伤的心灵,除了降价到“真香”的价格区间,我们还需要做出一些实实在在的努力。
外观设计不得不屈服于前身,尾部设计是亮点。
由于横向前轮的布局,整个车身的比例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头身比没有明显的后驱修长感。虽然从车身侧面可以看出,设计师在努力向老款靠拢,但长前悬在所难免。虽然汽车前部的肾形部分在照片或视频中看起来有些笨拙,但向上的角度可以在视觉上缩短前悬架的长度。再加上天使眼造型的变化,车头其实看起来要温和很多,甚至有一些高档感。
车尾设计是整车的亮点。仔细观察后不难发现,新1系的高度变高了,甚至还出现了一些奔驰A级的影子。车尾设计的很多曲面有效降低了车身的视觉高度。带着两个大排气管(118d及以上),最后,最后,车还是宝马!
内饰走豪华路线,按键操作逻辑有些繁琐。
进入车内的第一感觉就是内饰变得豪华起来,相比老款在做工用料、装配工艺、造型以及环境光配色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只是这车多媒体配置有点寒酸。iDrive的屏幕只有8.8英寸,不支持苹果CarPlay等手机互联功能。好在整车支持手机APP绑定,可以远程控制解锁、设置导航等功能,但我总觉得没有CarPlay等互联功能方便直接。
内饰不好的地方是车内有很多按钮。比如iDrive附近的区域大概有十几个按钮,上手的时候难免会被弄糊涂。比如一键解决的驾驶模式选择占用三个按钮,而车道保持关闭则必须进入双闪旁边安全辅助按钮的二级菜单。此外,要启动和关闭空调压缩机的空调,首先点击空调面板的空调菜单按钮,进入二级菜单调节。
空间依然不是系列1的强项。我原以为前身之后的Series 1会给太空带来好处,但效果并不明显。好在前排的坐姿还是可以降低到很低的水平,不过好在后排中间地板的突起也下降了。被批评的是后排座椅的支撑和包裹。整个座椅的靠背太平,座垫对大腿的支撑力很小。所以后排乘客的重心几乎落在臀部。时间长了,会有明显的疲劳。
动力系统很完美,后驱动系统
该车搭载2.0T柴油发动机,匹配8AT自动变速箱。整个动力系统的日常驾驶都非常顺畅,尤其是这台8AT变速箱,可以完全切断发动机,空挡滑行。这样会让人觉得在市区走走停停的路上整车很轻,没有传统at降档的拖沓感。加速时变速箱和发动机的配合也很出色,几乎没有动力滞后,可以说动力随叫随到。
在管制层面,前体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首先是转向半径的意外增加,其次是极限驾驶的操控性能。为了让前驱少了前驱,新一代1系具备了后驱模拟功能,具体工作原理与ESP类似,整个系统会模拟极限来临前后驱甩尾的感觉。但是在实际驾驶中,这个系统的介入有点生硬,转弯时会有一种拉扯感。行驶到极限时,整车状态会从转向过度变为推头。然而,这些特征只有在激烈驾驶时才有。在操控方面,新1系也有实力挑战市场上的前轮钢炮。
新系列1的另一大升级是整车的隔音性能。没想到有一天系列1的隔音这么好!与减震相比,离舒适太远了。新系列1的悬架一如既往的坚硬,尤其是后排乘客。由于后排座椅的设计问题,振动会沿着脊柱直接传递到乘客头部,时间长了难免会晕车。
总结:
作为前驱钢枪,前置的第三代宝马1系绝对是一个合格的选手,但是对于那些1系的粉丝来说,想要抚平失去后驱的创伤,宝马在调整上还是需要领先其他前驱钢枪。对于很多人说要开到极限才能感受到差别的说法,可能并不适合1系的正统传人,因为1系的大玩具属性,注定了这是一款会频繁开到极限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