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跃亭卸任董事长(贾跃亭卸任董事长)
大家好,紫金社区网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贾跃亭卸任董事长,贾跃亭卸任董事长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PConline观点】5月21日,乐视网发布公告称,贾跃亭将辞去乐视网总经理职务,仅保留公司董事长一职。随后,贾跃亭和乐视相关高层也出席了媒体沟通会。消息一出,全城哗然。对于乐视来说,贾跃亭无疑是一个“乔布斯”式的领袖,贾跃亭的离开对于乐视来说意味着什么?
贾跃亭虽卸任,但依旧广派“定心丸”
在5月21日的媒体沟通会上,虽然谈了很多,但可以浓缩为以下几点。
1.资本风暴即将结束,新的融资即将到来。
在被问及公司资金时,贾跃亭提到乐视A轮融资即将正式启动,预计2017年内正式完成。此外,他还提到,乐视上市公司的资金与乐视汽车从来没有关联,汽车的部分资金是贾跃亭出售自己的股份筹集的。两家公司的任何资金往来,上市公司的资金都是完全封闭的。
另一方面,在媒体沟通会上,贾跃亭也透露了未上市体系的走向。例如,在易道的业务中,他说很容易看到不断的风暴,它已经进入了快速增长期,它不需要大量的资金。他在三周前获得了在线租车的牌照,这将是触底反弹后的第一笔业务。
2.乐视将引入职业经理人模式,高管任命“洗得更健康”
沟通会一开始,贾跃亭提到整个乐视生态系统从组织架构到管理组织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是乐视成立以来第一次有真正意义上的全职总经理。对于最近半年乐视高层频繁变动,贾跃亭以手机业务为例,称人事变动会“洗洗更健康”。只有找到更适合这个行业,能力更强的人,才能真正做好。
去年乐视风波的根源在于发展过快,能力不足。
很多人都很好奇,为什么乐视去年突然遭遇危机?在贾跃亭看来,实际根源在于其快速发展和各个子群体生态容量的不足。贾跃亭也希望未来各个子生态能够产生更好的协同效应,促进整体的职业发展。
从上述说法来看,贾跃亭承认乐视存在一些问题,但对未来的领导团队和乐视集团充满信心。同时,贾跃亭也含蓄地表达了一个意思:乐视的上市部分由管理者管理,但车还是自己抓。
归根到底还是钱的问题
虽然贾跃亭和一众高层在沟通会上不断对外界表示“乐视还有钱,融资很快就来”。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相信每个人心里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乐视的闭环生态在外人看来总有三国连环计的感觉。所有战船都被铁链连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对于乐视来说,危机之火其实在去年就埋下了。
2016年底2017年初,临近年底,乐视北京总部楼下聚集了很多人。得知此事后,他们才知道,原来都是来乐视总部讨债的员工。
乐视的债务大部分是手机相关零部件供应商。2016年,手机市场风起云涌,线上市场哀鸿遍野,很多转型不及时的厂商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手机销量下滑直接打击了上游供应链。有消息称,少则几千万,多则上亿,都是乐视欠下的。很多工厂只能停工止损,但是临近年底,无奈去北京讨债。
此外,目前乐视旗下的酷派也受到牵连。根据去年发布的上半年财报,酷派2016年上半年营收为52.77亿港元,较去年下滑39.9%。报告期内,录得损益20.53亿港元,较2015年同期下降173%。此外,近日,酷派也被传出与签约的300名应届毕业生解约
无独有偶,去年庞大的乐视汽车项目也被曝出资金问题。在乐视美国工厂宣布建设一个月后,内华达州首席财务官丹施瓦茨(Dan Schwartz)质疑法洛(乐视)未来的资金来源,甚至称乐视是“庞氏骗局”。
法拉第未来工厂的建造者AECOM表示,法拉第未来公司没有支付本应在9月支付的2100万美元项目预付款。乐视在浙江湖州的工厂也被国内媒体曝光,没有大规模开工的迹象。
而乐视也不能独善其身。去年,乐视表示将收购美国智能电视巨头Vizio。但是17年4月,因为种种原因最终放弃了。
从这种种迹象表明,乐视集团在这半年里真的缺钱,而且是非常缺,所以也迫使乐视寻求资金注入,这也为之后融创168亿资金注入乐视埋下了伏笔。
▍看乐视财报:暗藏危机
如果说上述所举的例子都是表面,那么从财报上就能内部去剖析乐视整个集团的财务状况。据早前乐视网公布2016年全年业绩显示,2016年乐视网营业收入约为219.1亿元,同比增长68.64%;营业利润约为-3.37亿元,同比大跌5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55亿元,按年跌3.19%,出现8年来净利润首次下滑。
另外从2016年财报来看,乐视网的关联企业至少有90家,根据中德证券的核查意见,2016年乐视作为买方涉及的交易金额为74.98亿,作为卖方涉及的交易金额有128.68亿。
值得一提的是,关联交易,在某些时候是不能产生实际收益的。财报显示,去年销售方面的关联交易金额多达128.68亿元,占到2016年全年219.51亿元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8.62%,这也就意味着,乐视总营收里面有相当大一部分是子生态企业相互转移资产,水分很大。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乐视账面上的表现同样不尽人意,8年来首次的净利润下滑代表着许多问题。
▍贾跃亭退出,或许是一种妥协
从上文可以分析出,先不论贾跃亭个人套现投资的乐视汽车,乐视集团剩余部分的财务状况可以说非常不理想,在这种状况下,融创的加入可以说是救命稻草,但这也是有条件的。
沟通会高管合影
回到这次的沟通会,尽管乐视高层纷纷表示两个团队(乐视与融创)间并没有所谓的斗争,但是很明显,作为乐视生态的奠基人,贾跃亭已经不负责乐视集团具体业务,而更多职业经理人的进驻则会更大程度地改变目前乐视的权力分布状况,这也将进一步加强融创对乐视的影响力。
尽管融创资金注入,但是这大半年来无数的事件已经将乐视的信用透支,在不久后的将来,不知道还会有多少企业或资本愿意与乐视合作。就这点看来,或许恢复信用及企业形象会是重生后乐视的第一步。而作为普通消费者与小股民来说,还是静观其变,持保留观望态度为妙。
不过在风暴中心的贾跃亭,却在微博上更新了一句话,小得盈满。古语云,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倒是有种退守为攻,怡然自得的味道了。
历史上,不少上司公司的做法都是如此,不过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在笔者看来,乐视之痛并非一日之寒,况且牵扯的上下游产业如此之庞大。这次乐视能否翻身,除非有无知网民跟风盲投,否则这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可能也是徒劳。
本文讲解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